 
                    
                        瞿礼嘉
                        邮  箱:	qulj (AT) pku.edu.cn
                        办公室电话:62753018
所属实验室:瞿礼嘉实验室
实验室电话:62753018
                     
					
					
					
                 
                
                
                    教育经历:
1992 - 1995, 理学博士,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1989 - 1992, 理学硕士,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北京大学
1985 - 1989, 理学学士,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北京大学
工作经历:
1995-1997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
1995-1996  英国John Innes Center 访问学者
1997-200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1999,4-7月  美国耶鲁大学MCDB系 高级访问学者
2000,7-9月  美国耶鲁大学MCDB系 高级访问学者
2001.8-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2002.5-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08-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江学者
社会服务工作:
1. 2023 - 至今  副理事长, 中国植物学会 
2. 2006 - 至今  委员,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3. 2002 -2017   副主任, 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017 -2023  主任,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5. 2023 -至今   主任,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荣誉奖励: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3
新基石研究员,2023
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
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
第九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3
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1
杂志任职:
2017-今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Editor
2004-今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Editor
2009-今    PLOS Genetics, Associate Editor
2021-今    PLOS Genetics, Section Editor: Plant Genetics
2023 -今    Plant Cell, Editor
2023 -今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Editor
教材编撰:
论  著: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施普林格出版社,1998年(第一作者)
《植物基因与分子操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二作者)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I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副主编)
《现代社会中的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主编)
《现代生物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作者)
译  著: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21年(主译)
《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施普林格出版社,1998年(第二译者)
《基因操作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主译)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主译)
《植物发育的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主译)
《PCR技术实验指南》,化工出版社,2006(第二主译)
《植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12(第一主译)
执教课程:
现代生物技术, 讲课, 北京大学, 秋季学期 
        高等植物有性生殖包括雌、雄配子体形成、雌-雄配子体及雌-雄配子相互作用、受精以及胚胎发生发育等生物学过程,这些过程受到严格的遗传调控。我们以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研究对象,研究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主要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研究参与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调控的三大类主要因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参与生殖过程调控的受体类激酶、多肽信号;参与生殖过程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和/或内膜运输途径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生殖过程调控的转录因子。此外,我们还关注单子叶植物水稻中新的转基因技术的开发与完善。
1. Liu et al., Qu L.-J.* (2025) A two-step self-pollination mechanism maximizes fertility in the Brassicaceae. Cell 188: 2845-2855.
2. Zhong S., Lan Z., Qu L.-J.* (2025) Ingenious male-female communication ensures successful double fertilization in angiosperms.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76: 401-431.
3. Lan et al., Qu L.-J.* (2023) Antagonistic RALF peptides control an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barrier on Brassicaceae stigmas. Cell 186: 4773-4787. 
4. Zhong S. et al., Qu L.-J.* (2022) RALF peptide signaling controls the polytubey block in Arabidopsis. Science 375: 290-296.
5. Zhong S. et al., Qu L.-J.* (2019) Cysteine-rich peptides promote interspecific genetic isolation in Arabidopsis. Science 364: eaau9564.
6. Ge Z. et al., Qu L.-J.* (2017) Arabidopsis pollen tube integrity and sperm release are regulated by RALF-mediated signaling. Science 358: 1596-1600.